崑崙關精神的文化根源:關公信仰與南寧非遺故事
在崑崙關戰役博物館不遠處,關帝廟 前香火繚繞,廟門上的—副對聯非常 醒目 「仁忠第—聖德千秋昭日月 ,義 勇無雙威儀萬古壯乾坤」,橫批『華 夏威震』。 此處供奉的關帝像是從關樓上移出來 的(古蹟維護所 […]
在崑崙關戰役博物館不遠處,關帝廟 前香火繚繞,廟門上的—副對聯非常 醒目 「仁忠第—聖德千秋昭日月 ,義 勇無雙威儀萬古壯乾坤」,橫批『華 夏威震』。
此處供奉的關帝像是從關樓上移出來 的(古蹟維護所需)。而關樓上供奉 關公則是從清朝開始,關公「—夫當 關,萬夫莫敵」 自此形象深植民間。
至於「關公磨刀日」的由來, 民間流 傳的—個版本和《山海經》記述的傳 說有關:南海龍王的三太子本是蛇妖 所變,因當地百姓拒絕給它供奉童女,它施法使人間大旱三年, 民不聊 生 。玉帝派關公去催促三太子降雨, 關公當著三太子的面磨青龍偃月刀令 其降雨,三太子被降服,甘霖普降, 自此人間風調雨順。後人為了紀念關 公聖德,在崑崙關建關帝廟,供奉關 公像,並將每年的農歷五月十三定為
「關公磨刀日」。雖然是「磨刀日」,但關帝廟里供奉的關公銅像, 卻是關公安然端坐帳中手不釋卷的形 象。關公磨刀祭, 又稱關公磨刀節, 是—個傳統民俗活動,主要在廣西壯 族自治區南寧市崑崙關—帶舉行 。
關公自三國以下就是「忠、義、仁、 勇」的代名詞,1939年崑崙關之役, 軍民—家抵抗外侮,吻合關公—生奉 獻家國之舉,值得後人永世銘記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