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碧玲:最需要接受海洋素養教育的是中國領導人 中研院海洋素養與適能研討會 海委會啟動中長期計劃
【記者蘇舒 / 高雄報導】2025年9月22日,在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及 Future Earth Taipei Ocean Working Group 共同舉辦的「海洋素養與適能研討會」上,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應邀致詞,強調「海洋不是政治棋盤,海洋是生命基盤」,並提出兩大重點:一是海委會已正式啟動中長期計劃推動海洋素養教育,二是「最需要接受海洋素養教育的應該是中國領導人」。
管碧玲指出,根據國家海洋研究院調查,僅有31.9%的臺灣民眾對海洋知識有興趣,對於一個海洋國家而言,這樣的比例令人憂心。她強調,推動海洋素養教育不僅重要,更具急迫性。因此,海委會已爭取114年至117年共計3億9,400萬元的中長期計劃經費,推廣海洋素養教育並提升海洋產業人才。
該計劃自啟動以來,已完成400名 OSS 種子教師的培訓,並發展職能基準與課程設計,建立系統化、在地化的訓練體系。此外,更首次完成27名海洋無障礙服務人員的專業職能培訓,課程涵蓋風險管理、安全引導與特殊需求服務,學員將於9月27日「台灣無障礙海洋日」投入服務,落實「海洋有愛、親海無礙」的政策目標。
管碧玲更以自身同時領導海委會與海巡署的經驗,指出「最需要接受海洋素養教育的應該是中國領導人」。她說明,如果中國決策者具備海洋素養,就會明白兩岸若爆發衝突,首先受害的將是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沉船油污與化學污染會隨洋流擴散,漁場受損、漁業大幅減產,民生與健康都將面臨嚴重威脅,更會拖垮中國的製造業、航運與整體經濟,造成社會動盪。
「有海洋素養的領導人會明白,海洋不是可以犧牲的棋盤,而是養育十四億人民的生命基盤。」管碧玲強調,缺乏海洋素養的大國若自稱「海洋大國」,將淪為人類海洋的災難。
管碧玲以充滿希望的語氣對中國喊話,也向國人互勉:「中國想做『海洋大國』,台灣要做『海洋素養大國』。透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將成為世界上文明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