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6 日

UPNEWS上新聞

讓每個瞬間都不錯過

金導領航×光影傳法 寺院自媒體戰略啟動

【記者 陳法水/新北 報導】在佛誕月的殊勝時節,佛教多媒體人才培訓中心於5月24-25日假元亨寺臺北講堂,舉辦首屆『光影說法』手機攝影工作坊,課程吸引全台10位法師與限額40位民眾跨界共學。創辦人會常法師強調:「法師們不再只是經卷的守護者,更要成為『指尖上的說法人』;過去記錄法會只能拍流程,現在我們要教法師們學會捕捉信眾眼中的感動瞬間,用影像建立道場品牌日誌」、「佛教需要『會說故事的法師』!與其等待年輕人走進道場,不如讓法師學會用鏡頭帶佛法走進人群」。透過購置數十台專業設備與實戰演練,學員們從構圖到後製全程實操,現場宛如微型影像創作孵化基地。

金獎導演佛前慶生 擘劃經典IP三部曲

中心主任陳正勳導演在課程首日度過意義非凡的生日,這位擅長將社會議題轉譯為詩意畫面的名導,在理解會常法師推動佛教多媒體人才培訓中心的初衷後,提出三大戰略:

1.『寺院自媒體養成計畫』,建立道場數位分身;

2.『經典IP現代化-故事弘法:將經典化作動人故事』用沉浸式敘事;

3.『生命教育巡迴策展』,讓佛理走進美術館。

看著學員們熱烈討論社群經營技巧,他感性表示每位學員都很棒:『當生日蠟燭遇上佛前燈,袈裟不再只是布料,而是光陰織就的勳章、是流動的慈悲,每個畫面都是跨越時空的對話』。

光影導師團成軍 四大心法解碼數位弘法

師資陣容被稱為『數位弘法先鋒隊』:會常法師──推動全額補助機制,破除學習藩籬;陳正勳導演傳授『情感共鳴拍攝法』;李濬彤助教指導『動態瞬間捕捉術』;張郁汝助教演示『光影敘事方程式』。學員驚喜發現「原來手機就是現代『法器』」手機竟能拍出千萬大片,從寺院建築的光影變化、晨鐘暮鼓到佛前供花、法會現場的微表情特寫,處處驗證『好內容自帶流量』的現代傳播法則;連落葉飄下的弧度,都是佛祖在教構圖!

五重觀照教學法 從視覺修行讓作品自帶流量密碼

課程解密影像創作核心五大心法,攝影看見世界的溫柔:觀察的藝術、耳朵的創作、守門人的角色、要有好奇心、多走多看多拍。

日本攝影家石內都透過《1947》系列,在中年女性手足皺摺中展現『缺陷美學』的市場潛力;盲攝大師李娜以聲波構圖展現『無相之相』,這些案例啟發學員創作出殿堂級的禪意影像……。學員經分組後實際於寺院進行主題拍攝,興奮地表示:『這些充滿禪意的作品,根本是現成的社群爆款素材!』繞佛塔108圈,每一步都是『步步生蓮』的時空疊影,連殿前鴿翼開闔的刹那都充滿禪機。

菩提學圈永續計畫 從共學到共創的護法工程

工作坊設計處處體現『悲智雙運』學習者優先理念:每日量額溫、備防疫物資,實踐『護生即護法』悲願;保證金全退制度提升完課率、遠距學員享有住宿支援、課間首創設備共用系統免費提供實戰操練破除資源門檻……;『每個按下快門的瞬間,都是在為寺院創造數位資產。』這場跨界學習實驗,正為宗教場域開創前所未有的傳播可能!

結業式上,多組學員相約用鏡頭改寫大眾對宗教場所的刻板印象:『從佛龕光影到法會紀實,這些視覺資產可發展AR佛寺導覽、NFT數位供花……等創新應用。』更期待佛教多媒體人才培訓中心能在未來開設『禪風短影音』、『元宇宙策展』…….等進階課程,讓菩提學圈永續流轉,成就『以鏡為舟VS.渡眾無倦』的當代弘法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