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本質:如何辨識九型人格的真實型號(下)
文/智點直銷總經理 林忠儒
辨識型號的實用方法
觀察決策模式
腹中心(1、8、9型):關注掌控感。第一型強調“標準作業流程”;第八型“敏銳地發現誰動了我的乳酪”;第九型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心中心(2、3、4型):尋求價值感。第二型“你一定會喜歡我為你這樣做”;第三型“專注目標,全力以赴”;第四型透過“直白坦誠地昭示內心世界”做決定。
腦中心(5、6、7型):重視歸屬感。第五型“洞察事物底層邏輯”;第六型依靠“一個信賴的人”做決定;第七型用“試誤法”解決問題。
注意能量流動,根據三元能量表現:
本能中心(8、9、1型):展現明顯的控制慾,第八型人“習慣大口徑吞吐”,第九型“以柔克剛”,第一型“言傳身教,高標準嚴要求”
情感中心(2、3、4型):重視形象與價值,第二型“成為彼此生命中的摯友”,第三型追求“成為眾人眼中的大人物”,第四型堅持“個人風格”
思維中心(5、6、7型):依賴思考與系統,第五型“揭示真相”,第六型建立“生命共同體”,第七型“多才多藝,擅長整合”
聆聽重複話語,每個型號有特定表達習慣:
第一型常說:“負責任就是放心”、“做對的事情”
第二型強調:“你好有愛心”、“認同你的付出”
第三型提及:“出人頭地”、“競爭意識強大”
第四型表達:“我很驕傲”、“獨一無二”
第五型使用:“底層邏輯”、“精通該領域的知識”
第六型重視:“團體生活中規則是否公平”、“守信很重要”
第七型常說:“好刺激喔”、“急切行動,立即體驗”
第八型強調:“公開表達自己的野心”、“掌控環境”
第九型提到:“與世無爭”、“各自讓一步”
察覺面對恐懼的方式,不同型號面對壓力時:
第一型會“加強檢查出自己的缺點”以慰藉心中的恐懼
第二型在困境中“對他人更的好”來安撫內在的不安
第三型視挑戰為“遊戲”,“把挑戰當成遊戲”
第四型直接表達,“當下出現我覺得不爽的心情,直接寫在臉上”
第五型深入分析,“對事物沒有了解到透徹,很難說服自己”
第六型反覆考量,“會考慮再考慮,考慮再考慮,會轉好幾圈”
第七型面對困難,選擇“這個不行,先下一個好了”
第八型承認“改變真的很痛苦,但你不改變,會更痛苦”
第九型堅信“十天、半個月,時間到了問題就會解決”
理解根源動機
表面行為可能相似,但動機常截然不同:
第一型追求正確性、誠實和公正:“要求大家要有遵守紀律的共識”
第二型期望感受受到珍惜對待:“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第三型渴望被視為有價值、重要且深受喜愛:“讓大家能夠感受到我很棒的地方”
第四型期望從內在經驗中獲得價值與承認:“找到人生的價值,專屬於自己的價值”
第五型期望具備能力與知識:“用公式解救世界”
第六型尋求方向和協助以獲得安全感:“團體生活要有公約,大家依照規定做”
第七型追求感受滿足和幸福:“有新的東西就好刺激”
第八型捍衛自己,掌握選擇與決定:“我就是想這樣,大家跟我來”
第九型維持和諧,外界安定,內心寧靜:“不用另創高招,跟著厲害的人做,結果應該不會太差”
通過這些方法,我們能更準確地辨識九型人格,從而更好地理解他人並促進有效溝通。
英雄與聖賢的啟示
有位講師朋友曾問我:「為什麼自古英雄多過於聖賢呢?」
他自答道:「因為當英雄要戰勝別人,而聖賢則是要戰勝自己。」這句話如暮鼓晨鐘,直指九型人格學習的核心目的——戰勝自己。要達成此目標,我們必須清楚認識「敵人」在哪裡,而這敵人正是各型號特有的恐懼。
恐懼其實是我們與自己高靈約定的試金石,是我們決定來到人世間想要體驗的「課題」。因此,這份專屬恐懼會在關鍵時刻,尤其是重要決策時顯現。只有認識並戰勝它的人,才能獲得恐懼背後的瑰寶——真正的自我成長與獨特能力。
學九型人格型號不僅是為了標籤分類,而是為了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本質,特別是在商業決策等關鍵情境中。當我們能夠看見內心世界的真實面貌,我們就有機會能檢討、改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