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5 億元,然後呢? 直銷破千億之後走進高原的10年曲線
文/智點直銷
2024年,台灣直銷產業交出一張「高原盤整」的成績單。根據公平會最新統計,全體多層次傳銷事業營業總額為1,055.06億元,比前一年減少2.64%,幾乎退回2022年的水位。這是疫情紅利消退後的再度回檔,也是連4年破千億後的第一次明顯下滑。本文將以2013~2024年的官方數據為基礎,梳理直銷業營業額的10年曲線,帶讀者看清楚高峰、低谷,以及目前進入的千億高原狀態。
2024現場:回落的曲線
2024年直銷營收1,055.06億元,相較2023年的1,083.68億元,減少2.64%。表面上仍穩居千億大關,但曲線已經從「上行」轉為「回落」,這應該是疫情帶來的短期紅利消褪後,市場回到供需真實面的表現。
如果只看單一年份,這可能是一個普通的數字波動;但放進長期趨勢來看,2024代表的意義更大——產業在高原上開始出現震盪,這也讓「能否在千億之上找到第二段成長曲線」成為新的課題。
10年曲線:從擴張到盤整
- 2013~2016 快速擴張
2013年營收716.70億元,2014年752.44億元,2015年跨上801.38億元,2016年再衝到881.21億元。4年間,產值穩步向上,年年創新高。
這段時間的直銷市場,受惠於經濟景氣回升,以及營養保健、美容保養等主力品類的帶動,形成一條清晰的上升曲線。平均每年成長率超過7%,奠定了直銷在台灣零售市場的重要地位。
- 2018罕見衰退,2019強勢反彈
2017年全產業營收886.19億元,到了2018年卻下滑到830.27億元,年減6.31%,是10年間首度出現整體回檔。造成這次下修的原因,包括部分大型公司業績衰退、消費支出保守,以及電商通路的強勢崛起,對傳統直銷帶來分流衝擊。
不過,2019年市場迅速回彈到935.41億元,年增12.66%,不僅填補跌幅,更推升產值首次突破900億元大關。這次快速反彈,說明直銷市場仍有韌性,只是成長環境已經改變。
- 2020~2024 千億高原期
疫情年2020,直銷市場不跌反升,營收來到980.09億元。2021年更是一舉衝破千億,達到1,068.4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正式將直銷產業帶入千億時代。
然而,自 2022年開始,曲線進入震盪:1,054.67億元→ 1,083.68億元→1,055.06億元。這3年的數字幾乎在同一水平線上擺動,顯示市場雖能穩守千億規模,但已缺乏新的成長動能。
數字背後的趨勢訊號
從10年的曲線可以看出3個明顯訊號:
- 成長力道鈍化:2013~2016年間的年均成長率超過7%,2019的反彈甚至一度拉高到兩位數。但2022~2024年間的成長率則落在-2%到+2% 之間,明顯轉為低波動。
- 疫情紅利退場:2020~2021年的上升曲線,部分來自疫情催化的需求,例如保健食品囤貨、居家經濟等。但當紅利消褪後,市場回到真實消費水位,便出現2022與2024的回檔。
- 高原不是穩定,而是壓力:營業總額連續4年站在千億以上,聽起來穩固,但對企業而言,高基期意味著更難再拉出顯著成長,這就是高原期的挑戰。
2013~2024年台灣直銷產業營業總額趨勢圖(新台幣:億元)
能守千億,不代表能再成長,2024年產值回落,是整體曲線已經走出高原形狀。千億成為一個新的保底數字,但市場增量有限。守住千億,對大公司來說或許不是問題,但要再往上推,需要新的動能。
下一條曲線會從哪裡開始?
公平會調查顯示,2024年僅38.5%的直銷公司預期隔年營收能成長,46.3%預期持平,還有超過1成半認為會下滑;換句話說,過半業者對短期前景並不樂觀。
接下來要問的是:台灣直銷產業能否在千億高原上,開啟第二段成長曲線?
‧如果沒有新的需求被創造,總額可能會長期停留在千億上下的震盪。
‧如果有新的模式或市場突破,下一條曲線才可能展開。
2013~2024年的數字,畫出一條耐人尋味的曲線:
‧從716.70億元(2013)到881.21億元(2016),是穩定的上升期;
‧從830.27億元(2018)到935.41億元(2019),是回檔與反彈的對照;
‧從1,068.45億元(2021)到1,055.06億元(2024),則是高原上的盤整。
這條曲線告訴我們,直銷產業的成長故事已經進入新章節。現在的問題不是「能不能破千億」,而是「能不能在千億之上,找到新的上升動能」。高原不是終點,而是門檻。能否跨過,將決定台灣直銷產業的下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