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6 日

UPNEWS上新聞

讓每個瞬間都不錯過

2025年(乙巳年)適逢忠義亭建廟303週年 將舉辦睽違120年的大醮

【記者戴英薇/竹田報導】 已有303年歷史的六堆忠義亭,今15日盛邀中華民國道教總會張肇珩秘書長、丁健靈副秘書長、陳晟暐主任及楊道長等諸位同道蒞臨,為六堆忠義亭乙巳年正科太上覃恩植福禮斗冥陽兩利祈安慶 […]

【記者戴英薇/竹田報導】 已有303年歷史的六堆忠義亭,今15日盛邀中華民國道教總會張肇珩秘書長、丁健靈副秘書長、陳晟暐主任及楊道長等諸位同道蒞臨,為六堆忠義亭乙巳年正科太上覃恩植福禮斗冥陽兩利祈安慶醮作先前會勘。

本科隆重盛大的祈安慶醮將邀集佳冬鄉客籍賴昱晟道長為四門安座,台中六十三代天師嫡傳弟子張智雄道長為醮典儀式開香,中華民國道教總會進行主科儀演科,普渡儀式邀請百年道壇辜堃成道長主持,藉由北中南區道長及客、閩、原融合,彰顯了忠義精神在臺灣深厚根基。

根據歷史文獻與搜尋結果,六堆忠義亭在1869年(己巳年)、1905年(乙巳年)與2025年(乙巳年)的醮典活動,因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差異,呈現以下不同特點:

一、1869年(己巳年)的醮典

並未直接提及1869年的具體醮典紀錄。然而,根據忠義亭的歷史脈絡,其祭祀活動主要與清代多次民變(如朱一貴、林爽文事件等)後的官方敕建背景相關。

背景:忠義亭建於1721年,原為清朝官方授意興建,主要祭祀平亂殉難的六堆義民,並供奉「皇上萬歲聖旨牌」,具有強烈的國家正統色彩。

1869年延續清代的春秋兩祭傳統,以三獻禮等古禮祭祀忠勇公,並未特別舉行大規模建醮活動。此時的祭祀更偏向官方與地方社會結合的儀式,強調「忠義」符號與清王朝的聯繫。

二、1905年(乙巳年)的醮典

1905年的醮典是日治時期的重要事件,具有特殊政治意涵,日本殖民政府試圖透過參與祭祀活動,將六堆居民的「忠義精神」轉化為對天皇的效忠,因此未禁止祭祀,甚至派高階官員參拜。

根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記載,此次醮典由官民共同出資,是日治時期少見的大規模宗教活動,試圖拉攏六堆民心。  醮典仍遵循客家傳統科儀,但目的在於緩和抗日情緒,最終因效果有限,後期遭日方禁止祭拜。

反映殖民政府對地方信仰的「懷柔政策」,同時也見證六堆居民對傳統文化的堅持與抵抗。

三、2025年(乙巳年)的醮典

適逢忠義亭建廟303週年,舉辦睽違120年的大醮,結合傳統道教科儀與現代文化活動、祈安清醮、平安繞境、忠義文化市集、千人盤花、國際論壇、303忠義亭歷史展等,並邀請全臺宮廟參與。

除緬懷歷史,更強調「守衛鄉土」精神的當代延續,並透過數位化宣傳吸引全國民眾參與。其精神內涵融匯了天人合一、陰陽調和的哲學思想。而六堆忠義祠,更是六堆地區居民信仰中心。

在這次的會勘中,由中華道教總會遵循祈安禮儀敬畏忠勇公王,祈求太上老君賜予六堆忠義亭吉祥如意,冥陽兩利,福澤綿延。這份虔誠的祈禱,不僅是對宗教文化的敬重,也是對這片土地的祝福。

透過這次的慶醮活動,我們不難感受到忠義精神在臺灣的深厚底蘊。它不僅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生活哲學,融匯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而六堆忠義亭更是這份文化薪火相傳的重要見證。我們相信,在中華道教總會的執行與指導下,這座聖地必將繼續發揮其神聖的力量,為這片土地帶來祥和與福祉。

六堆忠義亭2025乙巳年建醮名稱 「六堆忠義亭乙巳正科太上覃恩植福禮斗冥陽兩利祈安慶醮」 科儀:

1、114年11月29日(農曆10月初十星期六)未時4座歡迎門牌樓安座動土。2、114年12月4日(農曆10月15日星期四)子時起壇結界安座神位,午時發表疏文秉告天地神明醮 事。3、114年12月6日(農曆10月17日星期六)開壇三官經 太乙救苦護身妙經 午供 三官懺 晚課。4、114年12月7日(農曆10月18日星期日)早課禮斗朝科 午供 六道斛食。5、114年12月8日(農曆10月19日星期一)未時普渡法會。6、114年12月10日(農曆10月21日星期三)卯時出巡平安遶境。7、114年12月12日(農曆10月23日星期五)秋祭搭天台拜天公。8、114年12月13日(農曆10月24日星期六)秋祭大典。9、114年12月14日(農曆10月25日星期日)中午百    桌平安食福宴。